国家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政策

六项政策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气候投融资“1+6”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完成构建

2024-01-03 来源:

2024-01-03 来源:副中心之声 [打印]

图片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政策发布会举办。会上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并展示了通州区一年多来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建设成效。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与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通州分行、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中金公司、北投基金、通政基金、首钢基金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

图片


2022年8月,通州区正式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一年以来,通州区充分发挥结合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及“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优势,探索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获批试点以来,通州区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组,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试点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细化分解试点建设任务,明确工作职责。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公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企业气候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应对气候变化审核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长效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副中心指数评估办法(试行)》六项文件,标志着通州区气候投融资“1+6”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完成构建。


二、 初步建成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确定气候投融资项目支持目录,明确入库范围。实现首单项目(北泡轻钢厂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项目)入库登记和基于碳账户的碳金融产品“碳e贷”创新设计及落地应用,碳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征集一批入库项目,经梳理,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项目146个,其中51个减缓项目、95个适应项目,涵盖可再生能源发电、低碳交通、降低工业过程排放、节能技改和绿色建筑等领域,总投资金额约1601.55亿元,预计将实现碳减排129.98万吨。


三、绿色低碳能源结构持续完善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6%,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无煤化”。2023年,完成企业光伏备案19个,备案装机容量28.83MW,完成自然人光伏备案共170户,备案装机容量3594KW。副中心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在施项目面积累计约420万平方米。全市首个中深层地热示范项目落地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在全市率先开展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试点,


截至目前,已批复西工大北研院、氢能前沿科技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剧院、首都博物馆东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建设工程等九个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通过优化调整用能方案共核减二氧化碳排放5795吨,为城市副中心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市开展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工作提供试点经验。


四、绿色发展动能愈发强势


通州区已注册金融类企业超340家。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末,驻区30家银行共发放绿色信贷200笔,累计发放金额约128亿元,季末贷款余额约318亿元。区内已落地全国首笔绿色信贷财产权信托投资、全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首笔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业务、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绿色金融创新业务,北银理财完成首批新能源公募REITs投资。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ESG研、产、投一体化产业创新引擎,全国领先的ESG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构建。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中美绿色基金、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基金等一批绿色、双碳为特色的产业主体落户发展。全国首家认证金融机构“绿色网点”(工商银行运河商务区绿色支行)揭牌亮相。驻区保险机构已具备完整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可以开展绿色建筑性能保险、气候指数保险等绿色保险业务。


五、绿色工程效益显著


副中心范围内目前执行的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新建公共建筑100%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为全市水平最高。行政办公区内的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水平。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北京地区首次成功建成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热泵供暖系统试验井,可为副中心站枢纽约189万平方米建筑提供冬季供热,与传统燃煤供热方式相比,每年可减少8000吨标煤消耗量。成功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及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完成首个城市组团级区域绿色低碳能源全覆盖,实现了“负碳”状态。城市绿心三大建筑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万吨,成为城市副中心低成本可复制的绿色建筑示范。